3月12日下午,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,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,副主任張喜武,副主任黃丹華和副秘書長、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企改革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。
多項改革舉措邁出實質步伐
肖亞慶介紹了國企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,首先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文件已經出臺,標志是“1+12”個文件印發,搭出了主體框架。
其次,很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已經邁出實質性步伐。比如國企分類,已經有12個省份把分類工作落實到了具體企業;比如重組,去年6對12家央企完成了重組。
肖亞慶表示,國企改革中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也取得了初步進展,央企積極探索開展了多層次的試點。比如在中糧集團、國投公司開展投資運營公司試點,從企業反映的情況看,效果不錯。在國藥集團、中國建材、中國節能、新興際華集團開展了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,真正把權力放到董事會。
肖亞慶介紹,今年國資委將主要開展以下幾項工作:一是進一步完善文件體系。二是深入推進十項改革試點。三是推進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。四是完成國有企業功能界定和分類。五是加大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力度。六是推進規范董事會建設。七是推動央企調整重組,優化布局結構。八是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。九是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。
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主動作為
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的產業結構偏重,相當數量的企業都處于產能過剩,央企該如何擔當去產能的重任?
肖亞慶介紹,央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很重,應主動作為。
一是要抓好“三個一批”,即創新發展一批、重組整合一批、清理退出一批。對于國家戰略需要、央企有優勢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,比如航空航天、核電、高鐵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智能電網等,要加大投入力度。對于央企長期虧損和資不抵債的低效無效資產,要加大處置力度,積極化解過剩產能。
二是要講“三個創新”,即科技創新、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。肖亞慶說,央企的創新實力很強,成果也很多,比如去年全國科技大會獎勵的科技進步獎,特等獎、一等獎幾乎都是央企獲得的,但還需要繼續加大創新力度。再比如商業模式創新,互聯網時代、大數據時代,央企的商業模式如何能更進一步,還需要繼續努力。
三是抓好“三品”,即樹立品種、品質和品牌意識,央企要率先帶頭。央企現在產品不少,種類也不少,但是精品不多,品牌不強。國際品牌集團評選的品牌100強當中,央企現在還沒有。從老百姓需求來看,現有產品品種、質量還滿足不了有效需求,這也是央企的潛力所在。
新一輪改革不會導致下崗潮
上一輪國有企業改革,曾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及本世紀初引發了一輪國企職工下崗潮。新一輪國企改革會不會出現下崗潮?肖亞慶明確表示,深化改革過程中各方面的利益會加以平衡,特別是保護員工的利益。上世紀90年代和現在的情況有很大不同,現在的底子比之前厚實很多,人均收入水平、整體經濟實力、企業財力、整體市場發展程度都有了很大變化。
“所以,保護員工利益始終是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,多兼并重組,少破產,這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方向。”肖亞慶說,“任何改革涉及職工利益時,都要穩妥處理好”。
(本文章摘自3月13日《經濟日報》)
中機第一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7-2018 版權所有.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12550號 郵編:230601 電話:0551-65890011 傳真:0551-65890000 皖ICP備05015154號
技術支持:北京信諾誠